烏帕替尼說明書:適應癥、用法用量、副作用及用藥指南
烏帕替尼(Upadacitinib)是一種選擇性JAK1抑制劑,通過調節免疫信號通路,廣泛用于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。本文基于最新臨床數據及官方說明書,系統解析其適應癥、用藥方法、安全性及注意事項,旨在為患者和醫療工作者提供全面參考。
一、適應癥與作用機制
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:用于對TNF抑制劑反應不足的中重度活動期患者。
特應性皮炎(AD):12歲及以上難治性中重度患者的二線治療。
潰瘍性結腸炎(UC)與克羅恩病(CD):對傳統治療無效的成人患者。
銀屑病關節炎(PsA)與強直性脊柱炎(AS):活動期成人患者。
其作用機制為選擇性抑制JAK1酶,阻斷促炎細胞因子(如IL-6、IFN-γ)的信號轉導,減輕炎癥反應并促進組織修復。
二、用法用量:個體化劑量方案
根據不同疾病調整劑量:
類風濕性關節炎/銀屑病關節炎/強直性脊柱炎:15mg每日一次。
特應性皮炎:
成人及≥12歲兒童(體重≥40kg):起始15mg/日,可增至30mg/日。
65歲以上患者:固定15mg/日。
潰瘍性結腸炎:誘導期45mg/日×8周,維持期15mg/日。
克羅恩病:誘導期45mg/日×12周,維持期15mg/日。
注意事項:
服藥不受食物影響,漏服需及時補服(距下次服藥>12小時)。
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或禁用。
三、常見副作用與風險管控
1. 常見不良反應
感染:上呼吸道感染(20%)、帶狀皰疹(3%-5%)。
消化系統:惡心(8%)、腹瀉(6%)。
皮膚反應:痤瘡(9%)、皮疹(4%)。
血液系統:輕度貧血、白細胞減少。
2. 嚴重風險
血栓事件:深靜脈血栓、肺栓塞(發生率<1%)。
機會性感染:結核病、真菌感染。
肝功能異常:需定期監測ALT/AST。
應對策略:治療前篩查結核及肝炎,用藥期間每月監測血常規及肝腎功能。
四、禁忌與特殊人群用藥
禁忌癥:活動性感染、嚴重肝損、過敏史患者禁用。
孕婦與哺乳期:可能致胎兒畸形,需停藥后至少4周方可備孕;哺乳期禁用。
兒童與老年人:≥12歲特應性皮炎患者可用;老年患者感染風險較高,需謹慎。
五、藥物相互作用與儲存
聯用禁忌:
避免與強效CYP3A4抑制劑(如酮康唑)或誘導劑(如利福平)聯用。
禁止聯用其他免疫抑制劑(如硫唑嘌呤)。
儲存條件:避光保存于15-30℃,口服液需防潮。
六、總結與用藥建議
烏帕替尼憑借精準的JAK1抑制作用,顯著改善多種免疫性疾病癥狀。但需嚴格遵循個體化用藥原則,定期監測感染及代謝指標。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治療方案,權衡療效與安全性。